聯系我們


貴州省律師協會
郵編:550081
電話:0851-85872448(兼傳真)
郵箱:gzslsxh@126.com
網址:http://www.gzsls.com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長嶺北路6號大唐•東原財富廣場六棟20樓
近日,習總對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有重要指示。昨日,我們已安排學習。
“兩學”的第一個“學”,是學黨章黨規。
有關“黨章”,學習小組發起了“手抄黨章100天”活動,歡迎大家參與。
“黨規”呢,我們尤其要留心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其中,“廉潔自律準則”里的八條內容,想必已為大家所熟記。
黨員廉潔自律規范
第一條 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第二條 堅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凈做事。
第三條 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第四條 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獻。
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范
第五條 廉潔從政,自覺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第六條 廉潔用權,自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
第七條 廉潔修身,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第八條 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
但是,如果要說說這八條準則里的中華文化DNA,可能很多人就要思索查找一番了。
其實,這八條準則,都能從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講話里找到蹤影。更確切地說,習總早就用中華文化里的古典名句為大家鋪墊了今日的廉潔準則。
那么,八條準則背后,究竟有什么中華文化的內涵呢?
今天,學習小組(微信號xuexixiaozu)與大家一同學而時習之。
1、公生明,廉生威。
——習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7日)
典出:清·年富《官箴》
習語:政法機關要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必須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公生明,廉生威。”要堅守職業良知、執法為民,教育引導廣大干警自覺用職業道德約束自己,做到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樹立懲惡揚善、執法如山的浩然正氣。
2、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9月21日)
典出:《管子·牧民》
習語:“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部發展歷程都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所以能夠取得事業的成功,靠的是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如果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
[一]黨員廉潔自律規范里的中華文化DNA
第一條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習近平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上的講話(2015年6月30日)
典出: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習語:要做群眾的貼心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心系群眾、為民造福,心中始終裝著老百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真正做到心系群眾、熱愛群眾、服務群眾。
2、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
——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14日)
典出:北宋·程顥、程頤《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第十一》
習語: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古人說:“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風問題,很多是因公私關系沒有擺正產生的。作風問題有的看起來不大,幾頓飯,幾杯酒,幾張卡,但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系,都與公款、公權有關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
第二條堅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凈做事。
1、物必先腐,而后蟲生。
——習近平在政治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2年11月17日)
典出:北宋·蘇軾《范增論》
習語: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始終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黨風廉政建設,是廣大干部群眾始終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物必先腐,而后蟲生。”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臺,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
2、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4月19日)
典出:戰國·商鞅《商君書·修權》
習語: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要牢記“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的道理,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切實維護人民合法權益,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3、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的講話(2015年1月12日)
典出:清·張伯行《禁止饋送檄》
習語:廉潔自律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我經常講,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要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要求他們守德、守紀、守法。焦裕祿同志曾經親自起草了《干部十不準》,規定干部在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他得知兒子看“白戲”,立即拿出錢叫兒子到戲院補票。被康熙譽為“天下清官第一”的張伯行曾經說過:“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這些廉政箴言,至今都沒有過時,大家要努力學習。
4、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2013年5月4日)
典出:《國語·周語下》
習語:要牢記“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的道理,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熱誠關愛他人,多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
。
第三條堅持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2013年3月3日)
典出:《孟子·滕文公下》
習語: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干部也要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2、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20日)
典出:北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習語:搞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對鞏固和擴大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至關重要。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已進入尾聲,但收尾不是收場,還有許多后續工作需要繼續落實。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第四條堅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獻。
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2013年3月3日)
典出:南宋·文天祥《過零丁洋》、三國·諸葛亮《出師表》
習語: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干部也要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3、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6日)
典出:北宋·張載《西銘》
習語: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綜觀世界歷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都會跌宕起伏甚至充滿曲折。“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多難興邦,殷憂啟圣。”“失敗為成功之母。”毛澤東同志也常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是一切正義事業發展的歷史邏輯。我們的事業之所以偉大,就在于經歷世所罕見的艱難而不斷取得成功。
4、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月22日)
典出:唐·李商隱《詠史》
習語:抓改進工作作風,各項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一詩中寫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能不能堅守艱苦奮斗精神,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
[二]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范里的中華文化DNA
第五條廉潔從政,自覺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1、政者,正也。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習近平《之江新語·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
典出:《論語·顏淵》、《論語·子路》
習語:人格魅力是干部人品、氣質、能力的綜合反映,也是黨的干部所應具備的公正無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優良品質的外在表現。廣大干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不但要看我們是怎么說的,更要看我們是怎么做的。“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六條廉潔用權,自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
1、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習近平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強調(2013年3月19日)
典出:《詩經·小雅·小旻》
習語:中國是一個大國,人口多,國情復雜,領導者要深入了解國情,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要不斷增強工作能力,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要牢記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記責任重于泰山,絲毫不敢懈怠,絲毫不敢馬虎,必須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2、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習近平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全文(2014年3月18日)
典出:《中說·禮樂篇》
習語:“勢利之交,難以經遠。”“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因此,在處理人際關系和人情問題上,領導干部既要真誠待人、樂于助人,不搞“人一闊臉就變”那一套,更要講黨性、講原則,堅持按黨紀國法、政策制度辦事,不搞“關系學”那一套。要明確哪些是應當有、應當講的人情,哪些是不應當有、不應當講的人情,特別是當個人感情同黨性原則、私人關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必須毫不猶豫站穩黨性立場,堅定不移維護人民利益,即使被人指為“無情”、“無能”也在所不惜、不為所動。
第七條廉潔修身,自覺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1、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2014年1月22日)
典出:《申鑒·政體》
習語:“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2、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6日)
典出:《左傳·莊公十一年》
習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今天,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全黨要牢記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我們決不當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記“兩個務必”,牢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古訓,著力解決好“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性課題,增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自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2014年1月14日)
典出:《論語·季氏篇》
習語:堅決反對腐敗,防止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腐化變質,是我們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反腐敗高壓態勢必須繼續保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馬上治,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要讓每一個干部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領導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僥幸。
4、吾日三省吾身。
——習近平在同中辦各單位班子成員和干部職工代表座談時的講話(2014年5月8日)
典出:《論語•學而》
習語: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一個人戰勝不了自己,制度設計得再縝密,也會“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希望同志們“吾日三省吾身”,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第八條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
1、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5月4日)
典出:《禮記·大學》
習語:中國古代歷來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某種角度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層面的要求,齊家是社會層面的要求,治國平天下是國家層面的要求。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